上海展览业发展态势及对策研究

分类: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1-12-17
分享到:
会展行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行业,有着巨大的商机和发展前景。20世纪90年代起,上海展览行业初步形成,而现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上海近年来展览业的发展,有力地提升了上海的国际知名度,加快了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上海展览业也开始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吸引着国际目光。

展览聚焦·上海

     

    会展行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行业,有着巨大的商机和发展前景。20世纪90年代起,上海展览行业初步形成,而现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上海近年来展览业的发展,有力地提升了上海的国际知名度,加快了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上海展览业也开始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吸引着国际目光。

     

    基于会展业对推动上海新一轮经济的战略意义,上海相关部门制定了《上海会展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致力于推进上海作为国际会展中心城市的建设。本文试图对其本身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发展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一.上海展览业的发展现状

   

    上海是中国展览业中的领头城市,其国际化的发展势头强劲,给上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2019年,上海举办展览会数量达1206场,展览面积达2109.00万平方米,数量和展览面积位于全国城市首位。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等国际知名展会更是在规模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于其他城市,上海有着与国外展览业合作的丰富经验,并一直与展览业巨头——德国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上海发展展览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势必会走向更宽广的舞台,在国际市场中展现自己的实力。

       

         二.上海展览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剖析和发展对策

   

    上海作为全国展览业的领头城市,其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已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是与发达会展国家相比,在经营模式、组织管理、专业人才、展会品牌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将上海展览和会展强国德国展览进行对比后,对未来上海展览业发展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展览行业中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各自职责,各司其职

   

    德国展览业中,政府主管部门的作用主要是对场馆和城市等硬件设施进行投入,对展会项目进行总体监管,并不介入项目的运营管理。而行业协会则承担着为参展组团申请政府补贴,推荐和建议会员参展,展团总体形象策划和落实等服务型职责。但目前上海仍旧还有不少展会依旧以政府为主导,比如说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海书展等,整个行业市场化程度较低,以政府为主导的展会缺乏活力,经不起市场的冲击;而行业协会服务意识薄弱,服务形式单调,主要是为办展申请批文,行业建设薄弱。

   

    进一步加强会展业的行业管理,加强对行业协会的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当前中国会展行业还没有一个完善的行业体制规范,所以很多方面都缺少规范、正确的指导,当缺少一个规范的行业标准时,行业协会的职责就只得由政府暂时代理。但是会展本身是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产业,其发展应该投身于市场之中,引入完善的竞争机制,这样才会有持久的活力。

   

    所以,上海展览业未来发展中一定要尽早明确将政府、行业协会、会展企业三者职责,尽早将三者职责分离开来、各司其职。只有行业标准加强了,行业体系完善了,才能更好地向德国等国借鉴经验,因为德国的很多良好的举措(诸如临时禁令等)都是在市场高度发展,行业体系高度完善的前提下进行的。只有一个良好的行业环境才能创造良好的条件。

      

        2.提高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等“软件”质量

   

    在提高“硬件”建设的同时,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容忽视。在对中国国际工程机械、建材机械、工程车辆及设备博览会(Bauma China)和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China Cycle)等展会进行实地考察后,笔者经过对前后发放的共计一百五十份展商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即便是诸如上面所提到的这种专业化程度较高,行业地位显著,展会规模较大,业界反响较好的市场化展会,展商对现场搭建不满意度平均达12%,展品运输不满意度平均达18%,认为保安组织较差的平均占7.33%,认为组织单位服务态度差的平均占9.33%(其中Bauma China 不满意度低于平均水平,分别为8%10%5%3%)。

   

    展览业国际化进程中,在展会规模开始做大的同时,规范化是必然趋势。国际展览界一流展会,尤其是德国先进展会,现在已经开始将展会重点由注重招展招商向提高服务管理水平转变。上海目前的展会大多仍将工作重点放在招展招商上,但是与大规模、高名气、高收益相悖的是其很不舒适的观展体验和鲜少感到的服务供给,展会现场过满的容量、人挤人的观展氛围、扭曲的展会文化都使展会形象大打折扣。上海展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软”“硬”兼顾,逐渐从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

     

        3.完善行业评估制度

   

    目前中国会展展览会评估机制还不够完善,尚未建立权威的评估组织,展会数据都是由主办方自行发布统计报告,真实度和客观性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这一方面,德国的做法值得借鉴,德国的展会数据大多由德国经济展览和博览会委员会(AUMA)的下设单位博览会和展览会统计自愿审核协会(FKM)按照严格保准的规定,基于自愿的性质,本着质量大于数量的理念组织评估和认证,参与认证的展会也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因此是品牌和信誉的良好象征。不仅仅是上海的展会,我国没有一个展会被批准加入该协会,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目前展会质量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上海作为全国展览行业的领头羊,一方面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展会发展良好的基础优势,由目前的知名展会入手,提高展会质量,以国际先进标准为目标,推动展会建设,早日达到国际评估要求,并逐渐深化到普通展会,提高城市办展整体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率先在国内建立权威的自愿展会评估认证机构,完善行业体系建设,带动全国展览业向着更健全的方向发展。

 

更多推荐
展览聚焦·成都 成都在2013被划分为一线城市,展览业更是如火如荼 2013年,是成都会议及会展的“突破年”。今年6月和9月,2013财富全球论坛(以下简称财富论坛)和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以下简称华商大会)相继在成都举办。成都成为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一个在同年度吸引两大全球知名盛会落户的城市。
2022年中国(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举办周期为:一年一届,本届展会将在2022年11月04日举办,展会地点中国-上海-崧泽大道333号-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展会预计展览面积达到300000平米,参展观众数量达到400000人,参展商数量及参展品牌达到3600家。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是我国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近日,四川省出台“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加快健康四川建设,为推动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为促进西部医疗行业紧跟政策步伐,由四川省医院协会、四川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成都市医疗用品及器材商会联合支持与主办,成都世纪康博会展有限公司、成都市康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第28届中国·成都医疗健康博览会(简称:成都医博会)将于 2022 年3 月 13-15日在成都世纪城国际展览中心召开。该展会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产业风向标,着力于打造西部地区医疗行业最全面的一站式商贸、交流平台!
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自2003年创办以来,每年在广西首府南宁举办,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18届,东博会联合东盟十国共同主办,以展览为中心,同时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活动,是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主题的国家级重点展会、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东博会创办至今,参与国家达到70多个,共有79位中外国家领导人、34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约92.6万名中外客商参会,共举办200多场会议论坛。在往届东博会开幕式上,中外多国领导人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肯定东博会、峰会在促进中国—东盟友好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欢迎大家光临中国馆!   阿联酋迪拜世博会是在中东地区举办的首届世博会,各国围绕“沟通思想,创造未来”这一主题,展现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成就,加强对话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促销应贯穿于营销的整个过程,是营销人员的一门“必修课”,要当“平时作业”来做。只有平时“勤烧香”,到了“考试(旺季或大型节假日)”的时候才不会“临时抱佛脚”。
现如今人们买东西的时候都会是牌子而定,为什么品牌的作用在人们的眼中这么的重要呢?首先大品牌在质量方面是有着非常好的保证的,其次这些被人们熟知的大品牌可以让人们心里面更加的有安全感。
会展行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行业,有着巨大的商机和发展前景。20世纪90年代起,上海展览行业初步形成,而现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上海近年来展览业的发展,有力地提升了上海的国际知名度,加快了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上海展览业也开始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吸引着国际目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展业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加入WTO后,国内会展业的高速发展为广州会展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广州应该明确目标,制定措施,迎接挑战。
分析一个城市的会展业地位,目前仍是比较困难的,不仅涉及展览的面积和数量,也与展会的质量和经济规模有关。以此,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会展的内涵和范围界定也不清晰。中国会展杂志社、中国会展研究中心于2012年8月正式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行业景气指数——中国会展指数(CCEI),但该指数所采集数据仅限展览方面,无会议方面,且该指数还未成为政府认可的一种能够反映我国会展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参数。另外,我国各省市会展行业行政主管机构不统一,统计方式、口径、数据类别也不统一。例如,《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会展业发展规划》由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上海会展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由上海市商务委发布,《广东省会展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由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
展览聚焦·成都 成都在2013被划分为一线城市,展览业更是如火如荼 2013年,是成都会议及会展的“突破年”。今年6月和9月,2013财富全球论坛(以下简称财富论坛)和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以下简称华商大会)相继在成都举办。成都成为迄今为止全球唯一一个在同年度吸引两大全球知名盛会落户的城市。
2022年中国(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举办,举办周期为:一年一届,本届展会将在2022年11月04日举办,展会地点中国-上海-崧泽大道333号-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展会预计展览面积达到300000平米,参展观众数量达到400000人,参展商数量及参展品牌达到3600家。 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亲自提出、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是我国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近日,四川省出台“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加快健康四川建设,为推动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为促进西部医疗行业紧跟政策步伐,由四川省医院协会、四川省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四川省康复医学会、四川省医药行业协会、成都市医疗用品及器材商会联合支持与主办,成都世纪康博会展有限公司、成都市康博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第28届中国·成都医疗健康博览会(简称:成都医博会)将于 2022 年3 月 13-15日在成都世纪城国际展览中心召开。该展会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产业风向标,着力于打造西部地区医疗行业最全面的一站式商贸、交流平台!
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自2003年创办以来,每年在广西首府南宁举办,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18届,东博会联合东盟十国共同主办,以展览为中心,同时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活动,是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主题的国家级重点展会、国际性经贸交流盛会。东博会创办至今,参与国家达到70多个,共有79位中外国家领导人、34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约92.6万名中外客商参会,共举办200多场会议论坛。在往届东博会开幕式上,中外多国领导人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肯定东博会、峰会在促进中国—东盟友好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欢迎大家光临中国馆!   阿联酋迪拜世博会是在中东地区举办的首届世博会,各国围绕“沟通思想,创造未来”这一主题,展现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成就,加强对话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促销应贯穿于营销的整个过程,是营销人员的一门“必修课”,要当“平时作业”来做。只有平时“勤烧香”,到了“考试(旺季或大型节假日)”的时候才不会“临时抱佛脚”。
现如今人们买东西的时候都会是牌子而定,为什么品牌的作用在人们的眼中这么的重要呢?首先大品牌在质量方面是有着非常好的保证的,其次这些被人们熟知的大品牌可以让人们心里面更加的有安全感。
会展行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行业,有着巨大的商机和发展前景。20世纪90年代起,上海展览行业初步形成,而现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上海近年来展览业的发展,有力地提升了上海的国际知名度,加快了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上海展览业也开始呈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吸引着国际目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会展业以年均近20%的速度递增,成为国民经济的助推器。加入WTO后,国内会展业的高速发展为广州会展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广州应该明确目标,制定措施,迎接挑战。
分析一个城市的会展业地位,目前仍是比较困难的,不仅涉及展览的面积和数量,也与展会的质量和经济规模有关。以此,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会展的内涵和范围界定也不清晰。中国会展杂志社、中国会展研究中心于2012年8月正式发布了中国第一个行业景气指数——中国会展指数(CCEI),但该指数所采集数据仅限展览方面,无会议方面,且该指数还未成为政府认可的一种能够反映我国会展业发展状况的重要参数。另外,我国各省市会展行业行政主管机构不统一,统计方式、口径、数据类别也不统一。例如,《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会展业发展规划》由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上海会展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由上海市商务委发布,《广东省会展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由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
151

在线客服

  电话:021-37771388

   手机:17317636905

 邮箱:sonseas@foxmail.com

 微信:17317636905


扫码加微信